媒体报道称,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武汉投放超过400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少外地游客将其当作在武汉旅游中的一站打卡体验。该平台预计至2024年底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并在2025年全方面进入盈利期。(资料来源:证券时报,《萝卜快跑太火了!武汉跨江打车较难,比出租车便宜》,2024/7/14)
“萝卜快跑”也引起长期资金市场关注,在炎炎夏日为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添了一把火。
要说Robotaxi早就不是什么新概念,但它们真的走进现实,和消费的人近距离接触也确实够稀罕的。据了解,“萝卜快跑”于2021年正式上线试运营,最早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首钢园区内运动员、冬奥组委工作人员的接驳任务,而后在武汉和重庆率先开启服务收费,正朝商业化运营方向加速推进。
首先是服务区域的快速拓展。在北京,平台于2022年7月获得公共道路上收取无人驾驶叫车服务费用的许可,从2023年8月开始收取费用;在武汉和重庆,于2022年8月提供完全无人驾驶的叫车服务并收费,其中已实现在武汉全天全域运营,全无人驾驶订单比例在今年4月达到70%。据统计,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12座城市开放服务。
其次是订单数量的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4月19日,平台已累计提供乘坐服务超600万次,2023年全年提供300多万次乘坐,其中2023年四季度提供约83.9万次乘坐,同比增长49%;2024年一季度提供约82.6万次乘坐,同比增长25%。(资料来源:中信建投,《如何测算“萝卜快跑”的盈利能力?》,2024/7/19)
最后是经营成本的逐步降低。根据中信建投测算,当前“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补贴前价格较出租车和网约车高约80%-100%,还远远称不上“便宜”。然而,随着新一代无人驾驶汽车量产,平台称车辆成本有望从48万元降至20万元左右,降幅高达60%。同时,根据《无人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规定,经设区市人民政府同意,远程安全员人车比可从过去的1:1降至1∶3,相关人力成本或将继续下降。
说了这么多,“萝卜快跑”是怎么跑起来的,究竟有哪些“黑科技”在推动?今天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
Robotaxi的本质是“AI+汽车+运营”,即通过智能平台调度无人驾驶车队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根据中金公司研究,从产业链关键技术的角度看,其产业链上、中、下游可以定义为通用技术层、核心功能层和运营应用层。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智驾先锋系列三:Robotaxi 历久弥新,商业落地正当时》,2024/7/21
今天我们先聊聊核心功能层,涵盖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端的传感器、域控制器、线控底盘,以及软件端的无人驾驶算法,就像人类的五官、大脑、神经和四肢,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感知和决策至关重要。
“视觉主导,其他传感器增强冗余”是目前国内无人驾驶的主流技术方向,需整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对不同运动状态、材质属性、距离方位的物体进行感知。无人驾驶科技公司Wayve官网显示,Robotaxi所需的L4级无人驾驶汽车的传感器方案包括15-30个摄像头、5-20个毫米波雷达、5-7个激光雷达。
中金公司对比了“萝卜快跑”等Robotaxi平台的公布下一代车型与当前运营测试车型,发现伴随传感器成本显著下降,不一样的雷达得到增配,同时激光雷达从机械式向半固态或纯固态过渡,平台化及安全性有望逐步提升。(资料来源:中金公司,《智驾先锋系列三:Robotaxi 历久弥新,商业落地正当时》,2024/7/21)
这是无人驾驶汽车的计算中心,集成了计算芯片、MCU、存储芯片及其他元源器件等。其中计算芯片是核心中的核心,主要用来实现摄像头视觉处理、进行多传感器融合、运行深度学习算法、输出障碍物识别结果和轨迹预测等功能。
随着算法迭代创新,无人驾驶汽车的算力需求正在持续增强,计算芯片技术也实现了飞跃式提升。以国内某市场规模领先的无人驾驶科技公司为例,2019年发布的第二代芯片算力仅4TOPS(1TOPS代表每秒能够执行一万亿次操作),2024年发布的第四代高阶芯片算力已达560TOPS,可支持24路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多重传感器接入。“萝卜快跑”下一代车型搭载的算力芯片预计超过1200TOPS。也有观点认为,L4级无人驾驶的算力需求在2000TOPS以上,海外半导体巨头已推出相应产品,预计于2025年量产。
资料来源:中银证券,《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之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篇》,2023/12/1
过去汽车大多通过机械、液压、气动等方式传递指令,无论是转动方向盘还是踩踏刹车板都是如此。而线控底盘改变了传统方式,将指令以电信号形式利用互联网直接传达给电子控制器和执行机构,实现转向、制动、加速、悬挂调节等功能。由于线控底盘可以完全通过软件控制,同时相较机械底盘具备低延迟、高精度、轻量化、便于OTA升级等优势,因而可以更加好满足高阶无人驾驶的需要。
线控底盘最重要的包含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线控电门和线控换挡五大系统。对Robotaxi而言,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而线控悬架等则能逐渐增强乘坐的舒适性。当前,线控制动的主流产品形态仍是保留液压传动部分的电子液压制动(EHB),而完全依靠电驱动的电子机械制动(EMB)技术仍待突破,尚未量产。线年《线控转向技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发布,总目标是在2025年、2030年实现国际领先的L3+、L4+级无人驾驶的线%。(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线控底盘:智能驾驶遗珠,国产替代富矿》,2024/4/30)
模块化算法主要由规则驱动,将无人驾驶任务拆解为感知、预测、规划、控制四个模块,车辆将基于感知层处理结果,根据工程师预先设定的规则,制定行车规划和决策,并由控制层输出具体指令给执行机构,实现车辆制动、转向、加速等功能。模块化算法是自动驾驶领域的经典框架,目前仍然占据主流地位。
然而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并非人工规则能完全覆盖,模块化架构面对非规则化的长尾场景常常手足无措。为此,端到端算法(End to end AI)应运而生,该架构主要由数据驱动,利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将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输入到神经网络并输出为驾驶命令。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想到了ChatGPT?架构优化的关键是足量优质数据和充沛云端训练算力。马斯克曾谈到:“用100万个视频片段训练,勉强够用;200万个,稍好一些;300万个,就会感到Wow;到了1000万个,就变得难以置信了。”(资料来源:中金公司,《智驾先锋系列三:Robotaxi 历久弥新,商业落地正当时》,2024/7/21)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儿。关于Robotaxi的上游和下游,我们下回接着聊。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详细情况。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
媒体报道称,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武汉投放超过400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少外地游客将其当作在武汉旅游中的一站打卡体验。该平台预计至2024年底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并在2025年全方面进入盈利期。(资料来源:证券时报,《萝卜快跑太火了!武汉跨江打车较难,比出租车便宜》,2024/7/14)
“萝卜快跑”也引起长期资金市场关注,在炎炎夏日为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添了一把火。
要说Robotaxi早就不是什么新概念,但它们真的走进现实,和消费的人近距离接触也确实够稀罕的。据了解,“萝卜快跑”于2021年正式上线试运营,最早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首钢园区内运动员、冬奥组委工作人员的接驳任务,而后在武汉和重庆率先开启服务收费,正朝商业化运营方向加速推进。
首先是服务区域的快速拓展。在北京,平台于2022年7月获得公共道路上收取无人驾驶叫车服务费用的许可,从2023年8月开始收取费用;在武汉和重庆,于2022年8月提供完全无人驾驶的叫车服务并收费,其中已实现在武汉全天全域运营,全无人驾驶订单比例在今年4月达到70%。据统计,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12座城市开放服务。
其次是订单数量的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4月19日,平台已累计提供乘坐服务超600万次,2023年全年提供300多万次乘坐,其中2023年四季度提供约83.9万次乘坐,同比增长49%;2024年一季度提供约82.6万次乘坐,同比增长25%。(资料来源:中信建投,《如何测算“萝卜快跑”的盈利能力?》,2024/7/19)
最后是经营成本的逐步降低。根据中信建投测算,当前“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补贴前价格较出租车和网约车高约80%-100%,还远远称不上“便宜”。然而,随着新一代无人驾驶汽车量产,平台称车辆成本有望从48万元降至20万元左右,降幅高达60%。同时,根据《无人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规定,经设区市人民政府同意,远程安全员人车比可从过去的1:1降至1∶3,相关人力成本或将继续下降。
说了这么多,“萝卜快跑”是怎么跑起来的,究竟有哪些“黑科技”在推动?今天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
Robotaxi的本质是“AI+汽车+运营”,即通过智能平台调度无人驾驶车队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根据中金公司研究,从产业链关键技术的角度看,其产业链上、中、下游可以定义为通用技术层、核心功能层和运营应用层。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智驾先锋系列三:Robotaxi 历久弥新,商业落地正当时》,2024/7/21
今天我们先聊聊核心功能层,涵盖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端的传感器、域控制器、线控底盘,以及软件端的无人驾驶算法,就像人类的五官、大脑、神经和四肢,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感知和决策至关重要。
“视觉主导,其他传感器增强冗余”是目前国内无人驾驶的主流技术方向,需整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对不同运动状态、材质属性、距离方位的物体进行感知。无人驾驶科技公司Wayve官网显示,Robotaxi所需的L4级无人驾驶汽车的传感器方案包括15-30个摄像头、5-20个毫米波雷达、5-7个激光雷达。
中金公司对比了“萝卜快跑”等Robotaxi平台的公布下一代车型与当前运营测试车型,发现伴随传感器成本显著下降,不一样的雷达得到增配,同时激光雷达从机械式向半固态或纯固态过渡,平台化及安全性有望逐步提升。(资料来源:中金公司,《智驾先锋系列三:Robotaxi 历久弥新,商业落地正当时》,2024/7/21)
这是无人驾驶汽车的计算中心,集成了计算芯片、MCU、存储芯片及其他元源器件等。其中计算芯片是核心中的核心,主要用来实现摄像头视觉处理、进行多传感器融合、运行深度学习算法、输出障碍物识别结果和轨迹预测等功能。
随着算法迭代创新,无人驾驶汽车的算力需求正在持续增强,计算芯片技术也实现了飞跃式提升。以国内某市场规模领先的无人驾驶科技公司为例,2019年发布的第二代芯片算力仅4TOPS(1TOPS代表每秒能够执行一万亿次操作),2024年发布的第四代高阶芯片算力已达560TOPS,可支持24路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多重传感器接入。“萝卜快跑”下一代车型搭载的算力芯片预计超过1200TOPS。也有观点认为,L4级无人驾驶的算力需求在2000TOPS以上,海外半导体巨头已推出相应产品,预计于2025年量产。
资料来源:中银证券,《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之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篇》,2023/12/1
过去汽车大多通过机械、液压、气动等方式传递指令,无论是转动方向盘还是踩踏刹车板都是如此。而线控底盘改变了传统方式,将指令以电信号形式利用互联网直接传达给电子控制器和执行机构,实现转向、制动、加速、悬挂调节等功能。由于线控底盘可以完全通过软件控制,同时相较机械底盘具备低延迟、高精度、轻量化、便于OTA升级等优势,因而可以更加好满足高阶无人驾驶的需要。
线控底盘最重要的包含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线控电门和线控换挡五大系统。对Robotaxi而言,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而线控悬架等则能逐渐增强乘坐的舒适性。当前,线控制动的主流产品形态仍是保留液压传动部分的电子液压制动(EHB),而完全依靠电驱动的电子机械制动(EMB)技术仍待突破,尚未量产。线年《线控转向技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发布,总目标是在2025年、2030年实现国际领先的L3+、L4+级无人驾驶的线%。(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线控底盘:智能驾驶遗珠,国产替代富矿》,2024/4/30)
模块化算法主要由规则驱动,将无人驾驶任务拆解为感知、预测、规划、控制四个模块,车辆将基于感知层处理结果,根据工程师预先设定的规则,制定行车规划和决策,并由控制层输出具体指令给执行机构,实现车辆制动、转向、加速等功能。模块化算法是自动驾驶领域的经典框架,目前仍然占据主流地位。
然而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并非人工规则能完全覆盖,模块化架构面对非规则化的长尾场景常常手足无措。为此,端到端算法(End to end AI)应运而生,该架构主要由数据驱动,利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将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输入到神经网络并输出为驾驶命令。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想到了ChatGPT?架构优化的关键是足量优质数据和充沛云端训练算力。马斯克曾谈到:“用100万个视频片段训练,勉强够用;200万个,稍好一些;300万个,就会感到Wow;到了1000万个,就变得难以置信了。”(资料来源:中金公司,《智驾先锋系列三:Robotaxi 历久弥新,商业落地正当时》,2024/7/21)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儿。关于Robotaxi的上游和下游,我们下回接着聊。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详细情况。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