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业绩稳步增长,明星产品持续放量,新兴业务多点开花,不断加快高水平发展的步伐。
面对时代的新机遇,董事长、总经理张曙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制定了五年战略规划,加快产品、技术、客户和组织四个维度的升级,聚焦‘强’方向,加大在汽车电子、智能仪表、消费电子、安防、智能家居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布局。”
眼下,AI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奥迪威也不例外。“公司已在布局‘强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如触控反馈技术、生命探测技术、材质识别技术、温度与压力测控技术等,利用新一代技术为客户提供产品及应用方案。”张曙光告诉中国报记者。
他进一步介绍说:“无人驾驶、人形、无人飞行器等下游场景均在我们服务的主要行业内,我们可为下游客户提供专用,突破视、听、力、嗅等高精度传感关键技术,提升机器对环境综合感知判断能力。比如,以类人化的感知与执行力注入人形,赋能机器人应该拥有的距离感、分寸感、稳重感、互动感。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中,公司的隐藏式超声波避障传感器、触觉传感器、超声波材质识别传感器、触觉反馈执行器等均可实现感知与执行功能,让智能机器人慢慢的变智能。”
特别是,随只能汽车的无人驾驶技术逐步由L2向L3、L4逐步升级,智能汽车对各类型传感器的数量、性能及作业精度都有更加高的要求,超声波传感器是主动安全件,是无人驾驶的重要辅助传感器,一般会用一个车型搭载12至14个超声波传感器的技术方案,超声波传感器的搭载率和搭载量逐步提升,这给奥迪威的AKⅡ传感器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张曙光告诉中国报记者:“我们是首批实现AKⅡ车载超声波传感器量产应用的企业之一,公司自主研发的AKⅡ车载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属于行业领先水平,产品满足功能安全要求并适配AVP L2以上无人驾驶等级,可达到单款传感器实现UPA和APA多功能切换,集成短距离和长距离雷达的功能,具备测距更远、盲区更小、可编码调制以减小干扰、自适应阈值、满足功能安全(ASIL B)级的技术优势,符合高度集成化、智能化、小型化的技术发展趋势。随着下游客户的应用落地,公司成为国产AKⅡ车载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主流供应商。”
除此之外,奥迪威也正加快在智能家电、医疗等领域的布局。在领域,公司的基本的产品从单一的超声波雾化换能器及模组,拓展至测距避障传感器及模组、智能流量传感器及模组、气体流量传感器等, 大多数都用在扫地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空气环境管理、智慧水务管理等。其中,公司在扫地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应用场景已实现量产交付。
同时,公司持续关注与投入在医疗设施领域的超声波技术,尤其在超声波阵列成像及3D超声波技术上进行持续的先导性开发,在超声波成像技术上,公司使用面阵列替代传统线阵列方案,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超声波面阵列3D成像,目前该项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另外,超声波止血刀、超声波能量头等医疗项目进展顺利。
近年来,奥迪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2375万元,同比增长26%。研发重点投向了汽车电子、、、智能仪表、工业控制、医疗、等领域。
张曙光表示,上半年,公司的发明专利数量累计突破66项,发布的新产品最重要的包含车载CPD儿童遗留监测传感器、触觉反馈执行器(Knock Knock智能触觉传感器)、空调雾化加湿方案、冰箱加湿保险方案、芯片级纯精油方案、柔性传感器、碰撞感应模组、水箱液位传感器、超声波水下测距传感器、高温流量传感器、切割止血刀换能片、压电叠堆、压电点胶阀、微型压电气泵。
其中,柔性传感器是公司主要的产品发展路线之一,作为物联网的感知层的数据采集核心部件,获取人与物、物与物的交互数字、信号采集与反馈,在触控、压感、压力、温度、材质识别等应用具有非常好的性能表现,俗称“电子皮肤”。目前公司研发的柔性传感器做到小型化、轻薄化,可适应阵列排布,同时兼备多种功能于一体,如压力、温度和湿度的多维数据,结合触觉反馈执行器,更可为机器人赋予电子皮肤的感知和执行功能。
“我们的柔性传感器新品已经发布,正配合下游应用领域来测试验证。比如,很多机器人,特别是服务机器人,人机混合在一起使用时,机器人如果没有触觉会很危险,因为它力量很大,本身又很硬,跟人撞到一起会产生一定危险,所以这个应用场景的短板是有待解决的。因此,我们将很大的研发力量投入在触觉方面,不仅在进行研发技术,也在进行产学研的合作。”张曙光表示。
同时,今年上半年,以为代表的新业务起量,成为助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张曙光介绍说,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的基本的产品为压触传感器和执行器。其中,压触传感器使用场景为触控键功能,用于取代现有传统机械按键或电容式触控键,可用于手机、智能音箱、耳机等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压触执行器属于新一代的触觉反馈产品,可用于对手机、电脑、平板等触控屏幕中传统转子马达和线性马达触觉反馈方案的替代,也能够适用于鼠标、智能家居触控屏幕或者汽车触控屏等场景,应用场景广泛。
“举个例子,你在触屏的时候,是在按一个虚拟开关,你会不知道按到了没有。如果是靠光的提示,周围光线强的时候可能看不见,靠声音则会有噪音干扰。但假如你在按它的时候像按机械开关一样,手有震动的感觉,有没有按到它了。我们大家都认为消费电子领域,包括健康医疗领域,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应用场景非常广阔,未来增量市场空间也非常可观。”张曙光表示。
奥迪威创立于1999年,谈起创业历程,张曙光感慨良多:“我们创业的时候,就是几个伙伴一起想要做点不同的东西,由于没多少钱,所以我们想做一些技术上的含金量高、毛利高的产品,于是就选择了传感器。但客户在哪里,卖给谁,我们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成立之初的策略就是进口替代,这样就知道了市场的方向在哪里,后来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张曙光表示:“进口替代”不代表简单模仿,公司现在所做的所有的产品,无论是传感器还是执行器都有独特的技术。“比如说超声波传感器,经过二十多年的研发技术和积累,我们在换能芯片制备、产品结构设计、智能算法和精密加工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心技术,包括声波频带控制技术、高稳定性信号平衡芯片技术、微型芯片加工成型技术、管段流畅设计技术、超声波波速控制技等在内的多项技术。”
张曙光认为:“进口替代不能是简单地复制,复制替代在市场上已经行不通了,主流厂家对于是很敏感的,所以我们在考虑填补国内空白的时候,最先考虑的是要有创新,哪怕是微创新,必须要有独立的。”
另外,今年以来,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上游零部件企业遭遇池鱼之殃。如何突围?张曙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会更多地去捕捉新的应用场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比如说在汽车应用上,现在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非常热门,但ADAS中的智能座舱、虚拟开关等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比如说发明一种装置让摄像头保持清洁,镜片可以除雾除冰除泥等,这些需求我觉得还没得到充分满足。”
他还表示:“我不认为‘内卷’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路被堵死了,‘内卷’过后一定会有更丰富的产品、更多的技术路线来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通过产品差异化去满足新的应用场景是可行的突破方式。同时,面对盈利能力下滑的挑战,我们一方面会在内部提升工艺和制造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不会去参与非理性的竞争,而是开辟新的战场,通过技术创新在新的应用领域进行差异化竞争,实现高水平发展。”
面对以AI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张曙光表示,公司制定了五年战略规划,实现四个维度的升级:产品升级、技术升级、客户升级、组织升级。未来公司将分步在汽车电子、智能仪表、消费电子、安防、智能家居和工业控制等领域实现产品升级、技术升级、客户升级,产品往一体化、模组化、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公司围绕着智能驾驶、服务机器人、家居机器人等“强人工智能”场景的应用领域深耕,面向客户通过产品升级、技术升级、组织升级以提供适应新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的产品,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三个募投项目,开展深度技术规划和市场布局,积极融合有相对优势的行业资源,以应对外部市场的变化,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