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能传感器行业细分应用市场分析 汽车电子领域【组图】

发布时间:2025-04-20 作者: 检验设备

详细介绍

  汽车传感器的基本功能是收集和解读车辆四周的信息。它们能够感知车辆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周围的物体、交通状况等。它们还可以检测道路上的障碍物、识别交通标志和信号,预测前方的行驶路线,并帮助驾驶员做出更好的决策。智能汽车传感器还能够最终靠与其他车辆和基础设施的通信,实现智能驾驶、自动泊车等功能。智能汽车传感器有很多种类,每一种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智能传感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情况如下:

  智能传感器在汽车领域的发展与无人驾驶技术有密切联系,无人驾驶技术水平越高,所需的数据量越大,则所需的智能传感器数量则越多。整体看来,通用的无人驾驶技术的级别高低决定了其所需的智能传感器数量。不同级别无人驾驶汽车建议所需传感器数量情况如下:

  智能传感器主要出现于汽车智能化时期,目前,智驾功能开始实现L2级以上的高速和城区NOA,而智舱功能朝着更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类功能发展,比如乘客的情绪识别、手势识别等。一些智能传感器已在部分主机厂车型搭载,比如激光雷达已经在新势力车企、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进品牌等主推车型上得到应用,新一代传感器已具备小规模上车的能力。

  近年来,汽车的智能化进程持续推进,驾驶座舱更是作为其中的代表,取得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智能传感器则成为智能座舱乃至整个智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行业规模迅速增加,结合2023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体量和汽车电子占比情况,初步测得2023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332亿元。

  2020年以来,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政策频出。移动通信方面,我国主推的以移动蜂窝通信技术为基础的C-V2X技术产业链涉及通信芯片、通信模组、终端与设备、运营与服务等。在5G建设及车联网的推动下,C-V2X市场空间广阔,加速智能网联化汽车行业发展,对智能传感器的需求也更大,技术方面的要求更高。

  未来,车载摄像头以CIS为主,有望受益于驾驶自动化水平提升;超声波雷达发展较为成熟,有望受益于自动泊车应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厂商当前已在整机和SOC芯片实现突破;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是市场当下主流方案,固态化、芯片化架构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